-
-
字大
-
字小
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锡林郭勒盟行署副盟长、盟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曹文清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党员干部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和必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出了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将调查研究能力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他强调:“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时代呼唤、人民期盼、形势挑战、自我革命的角度去用活练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更好推动事业发展。广大公安民警更要切实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让调查研究这项系统工程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中都能够做到脚踏实地,并通过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在确保效果和质量双丰收的基础上,使公安工作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从而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公安力量。
端正思想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人情,‘身入’更要‘心至’,要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的态度,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正确的态度。一是实事求是。任何脱离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都是“空中楼阁”。“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根本原则。唯有把真功夫下到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我们的工作才能胸中有“数”、心中有“谱”、工作有“方”。二是带着感情。应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感情,多到工厂问生产、摸实情,多到田间地头观农时、察农事,多到百姓家里问民需、解民忧,多到臭气熏天的棚圈里看牲畜膘情、问草料储备。这样的“眼睛向下”,一步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一点点摆正了与群众的位置,努力让自己身上多一些令人民群众感觉更加亲切、更值信任、更接地气的“泥土芳香”。三是秉持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党员领导干部若能把“认真”的态度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不鹜虚声、不驰空想,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成千里,这不可不说是对调查研究事业的匠心情怀。如此,才能察得实情、取得实效,调有所得、研有所获。
“欲事立,须是心立”。广大公安民警要在实践中端正调查研究的态度,历练出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磨砺出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下去,把这种实干精神体现在推进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中,便能在真正抵达实情下找到办法,从而在不断深化调查研究中炼就担当使命的铁肩膀和真本领。
做足“战前”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做好调查研究再“出征”的保障。就调查研究而言,精心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调查研究方案,是取到“真经”的前提,包括调查研究确定的时间、地点、人员、主题、目的、范围、对象、方式、预期成效等,重点围绕了解哪些情况、总结哪些经验、解决哪些问题等拟出调研提纲,并做好相关知识储备,带上必要的辅助工具及材料。这些都要统筹谋划好,方可信心满满地上路,让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要求。一是形式要简化。调研的形式越简单越好,越自然越好,但调研的内容不能缩水。一方面精简程序,有问题直奔现场、直插一线,尽可能不开会、不听汇报,尤其“官样”的会议少开,要多面对面地到生产一线查看和干部群众访谈交流,不当“二传手”。另一方面要精简陪同,人员少而精、场面小而实,厉行节约、低调出行,不扰民、不扰官、不打乱群众日常生活、不给基层增加负担、不给调研对象添麻烦。毛主席当年搞调研往往是拿起雨伞就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下去调研。我们要学习领袖这种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的作风和品格。二是选题要精准。要重点聚焦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突出问题、相关领域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些新出现的苗头性问题等等,确保调研选题既通天线又接地气。选题方向定了,还要把调研任务细化,要围绕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散火力。方向对了、事半功倍。三是调研对象要有足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由于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怎样保证调研对象有足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避免“盲人摸象”?我们调研的导向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到那里去。既要到富裕地区,也要到贫困落后地方;既要到先进地区,也要到问题集中、矛盾突出、事情棘手的地方;既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既要听“直言直语”,也要领会“弦外之音”。身入而心至,真正把情况摸清楚、问题兜上来、建议归咎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公安机关来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围绕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怎样保驾护航。比如,如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如何主动融入自治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体系?再比如,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怎样才能全面尽快汇聚法治力量取得实效?等等。做到每次锚住一个点把情况摸透、把问题研究透,并不断地推动一两个实质性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必将使通过调研出台的各项法治化政策更接地气,公安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
树牢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口号。任何调查研究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将调查研究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与决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做到“深、实、细、准、效”,着力打通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堵点淤点难点。一是将情况摸清。推动调查研究取得更好实效,真正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关键的实招有两点:一个是带着问题去调研,每一次开展调查研究前,都应该认真梳理需要通过调研解决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把问题找准。只有带着问题去,调研才会重点突出,方向不至于偏离,既避免“走过场”“被调研”,又能听真话、取“真经”。另一个是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尽量用大白话和群众攀谈对话,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用真心实意换得真实情况。二是将研究做实。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环节。光调查不研究,就会事倍功半,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只研究不调查,就掌握不到真实的情况,必然会误入脱离实际的险境。所以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突出一个“真”字。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为全党作出了表率,他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调研指导、访贫问苦,最终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问题的本质和特点及规律,总结出有价值的正确结论,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建议、推动工作落实的良策。三是将问题解决。毛泽东同志曾形象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生动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目的。调查研究实效如何?应把重点放在落实调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上,最终看把问题解决了没有,解决的好不好。对调查研究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要对照调研报告逐一梳理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以共产党人最认真的精神,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需持续推进的,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单,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最终实现调研-决策-落实全过程的统一,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成效清单”,使调研成果不仅能够惠及广大群众,得到人民群众认可,还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公安机关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问题导向,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展开调研,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和长期困扰基层的实际问题,发现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在此基础上,充分吸纳群众和基层的真知灼见,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措施,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每一名党员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筋骨、见本领,为不断开创公安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待和重托。
讲究方式方法。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是看通过什么样的调研方法解决了多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调研方法的运用,他认为调研是“一项讲究方法的艺术”,诸如开座谈会、参观学习、走村串户、发放问卷、请教专家等,他用过的方法很多。跟着总书记学调研,合理选择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一是传统方法不能丢。我们要全面系统总结提炼和灵活运用党在一百多年奋斗历程中掌握和积累的大量调研方法,既可利用典型调查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访谈、体验式调研等传统手段搞好精准式调研,也可通过查询文献、跨部门联合调研、委托和延伸调研、专家咨询等途径开展专业化调研;既可通过实地调查、征求意见、民主恳谈、现场办公等方式进行蹲点调研,也可依托案例分析、信访办理、试点先行等模式进行解剖式调研。不管哪种调研方法、管用见效就行。二是现代手段要跟上。眼下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变化带来了新情况、新动向层出不穷,迫切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积极拥抱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善于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通过建群互动、网络调研、在线答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展调查研究已成为趋势。这种线上调研具有快捷高效的数据信息化的优势,既可方便及时掌握真实情况,又是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若与线下实地调研真切感受相结合,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隔离”、又能消除“心灵隔膜”,两者相互印证补充,有助于提高调研的覆盖面、精准度、实效性,真正了解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三是“四不两直”方式值得倡导。这是诞生于安全生产领域的一种暗查方式,这种顶层设计方式为基层单位破解上级督查前“层层准备”、督查中“层层陪同”、督察后“层层过问”提供了良方。“四不两直”方式为什么好?好就好在大大减轻了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真抓实干;好就好在直奔问题,有利于听真话、看真相、察实情;好就好在不定线路、不定地点、不讲情面、不搞层层陪同,直接沉到一线,有利于干部群众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我们要坚持深化“四不两直”方式,切实推动问题解决,以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公安机关要立足区域特点,从更高站位谋篇布局调查研究,不断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例如一些事关全局的大事可以从战略性的角度进行调研,典型案例可以采取解剖式的调研。尤其要聚焦热点前沿,对某个领域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问题、疑难问题加强跟踪调研,将最新成果带入到侦查工作过程中予以检验并深入思考,促进案件办理提质增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辅助等工具开展社情、警情、案情、舆情分析研究,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也可将一些管理盲点或某些深层次化解不了的问题和法律争议等作为调查研究的素材,在案件侦办过程中提升民警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坚持深化拓展。调查研究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深化拓展。这种深化拓展一方面是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铭刻在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脑海里;另一方面是让实践出真知、真知变决策、决策化实效融入到每一个党员干部的骨血里。朝夕如是、日浸月润,逐渐加深,让调查研究的“甜味”点点滴滴沁人心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最终努力实现调查研究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实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一是要在好习惯养成上深化拓展。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将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既然调查研究有这么好的作用功效,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好习惯坚持下来,千万不能搞成一场活动,主题教育一结束就“鸣金收兵”“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建立常态化思维,让调查研究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成为看家本领,成为必要决策程序,成为破解难题、应对挑战的必备法宝。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建立调研规划制度、联系点制度、奖惩制度、督查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要在成果转化运用上深化拓展。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功课”,最忌“虎头蛇尾”“一调了之”。要做好“后半篇文章”,真正发挥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重要作用。对那些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要从快转化、从快落实,尽快变成决策部署,坚决予以贯彻执行;对那些不成熟的调研成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查漏补缺、丰富完善;对那些调研总结形成的先进典型经验要树立榜样,加大宣传、及时推广。要坚持“我的调研我负责、我的成果我盯办”,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跟踪问效,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予以调整优化,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同时,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不间断地进行回访,特别是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尺,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进而提高调研的整体水平。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成果“吃干榨尽”,也就是从能解决“一件事”而推广到解决“一类事”,实现“此岸”到“彼岸”的跨越。三是要在示范带头上深化拓展。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经常走进基层,深入研究问题,要在申报重大课题、抓实前期统筹安排、中期督促推动、后期转化运用等关键节点亲力亲为,推动调查研究成果取得实效,努力交出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调查报告。报告最好是亲自撰写,成果转化也要盯住推动,给广大党员干部作出示范、当好榜样。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多的调查报告就是自己亲手写出来的,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嚼自己蒸的馍更有味道”。要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坚持统筹推进,以调查研究的成效增强党员干部政治本领、创新本领、团结本领的养成,从而形成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调查研究要经常化”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全流程调查研究制度,统筹当前和长远,不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各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要以上率下、作出示范,在抓好本地区公安机关和本部门警种调查研究推动落实的同时,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做好分管领域和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以扎实的举措和成效,在全警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要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俯身躬行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虚怀若谷的听力、文以载道的笔力,去点缀“国之大者”的蓬勃生机、汇聚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我们要善于不断重新学习,善于不断开展新的调查研究,把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过硬的调查研究能力,展现公安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