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警方资讯 > 政策解读

关于《锡林郭勒盟公安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十四条措施》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10-10〗 〖来源:锡林郭勒盟公安局〗〖作者:〗 〖打印〗 〖关闭

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积极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推动“找关系”向“讲法治”转变,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社会活力大释放,让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为稳定预期筑牢“压舱石”。

  守本位,排除企业群众办事之“忧”

  办事便捷程度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锡林郭勒公安大力倡导“马上办、就近办、一窗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更痛快。

  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容缺受理、集成办理”机制,全盟各旗县市(区)公安机关实现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等257项业务入驻所在地党群政务服务大厅,相继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错时、延时等多种便民惠企服务项目,并购置29台智能化自助一体机,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今年以来,全盟公安机关共提供预约服务361次、延时服务330次、上门服务110次。交管部门则不断增加驾考场地,推行驾考延时服务,方便企业群众考试,并将15项车驾管业务授权给全盟19个边境派出所,方便企业群众就近办理。

  基层派出所大力推行 “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设,目前4个试点派出所已实现户籍、治安、出入境、车驾管等业务“一站式”办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公安政务服务“便利店”。同时推动“好差评”系统全覆盖,实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现场服务“一次一评”,以企业和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公安服务质量的“金标准”。

  在乌拉盖管理区辽阔的草原上,牧民们普遍距离城镇较远,去镇里办事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此,乌拉盖管理区公安局推出“马背流动”户籍代办服务,为牧区群众上门办证。近日,户籍代办服务队将办理好的身份证送到了居住在牧区的两名老人手中,拿到身份证的老人对民警的服务赞不绝口。今年以来,“马背流动”户籍代办服务队已累计行程6000余公里,送证上门160余张,他们用足迹走出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服务和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儿里”。

  立本源,减轻企业经营成本之“重”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今年4月,通过出台《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便民惠企44条措施》,落实了盟内保安服务公司(除武装押运公司外)设立分公司不用再到盟级公安机关备案,由市场监管部门在办理设立分公司业务时共享至属地公安机关即可;新开办企业印章刻制、自招保安备案、保安证办理等业务实现即来即办;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场所、业务库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批和工程验收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新开办网吧公安申报材料由原有12项缩减为2项;护照、签证业务办结时限全部再压缩30%以上;交通事故复核时间由30日缩短为20日;本地普通车辆过户和抵押解押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全盟旅店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费用全部纳入财政保障,每年预计可为企业节省105.8万元。锡林郭勒公安通过提供极简、高效、专业的审批服务,极大缩短企业急需办理的各项审批工作时限,确保了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

  某企业法定代表人王先生在为公司车辆办理解押业务时,切身体会到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王先生得知现在办理车辆抵押、解押业务可在企业绿色通道快速办理,他带齐相关材料来到车管所,不到1小时就办好了车辆解押业务。

  强本领,填补网上办理业务之“缺”

  锡林郭勒盟公安局优化升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依托“平安锡盟”微信公众号打造“24小时警局”及“微警务”,除涉密事项和有特殊审批要求事项,其余事项实现100%“网上办” “掌上办”,并在 “24小时警局”中增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板块,畅通咨询、投诉、求助、建议、举报渠道。

  在车驾管业务方面,机动车选号、补换领驾驶证、申领免检标志等31项交管高频办理业务全部可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微信、支付宝、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办理。同时,治安部门创建“智慧民爆”民用爆炸物品移动审批(监管)App,实现了网上办理与网上审批同步运行;网安部门免费向社会提供App安全监测,并为联网企业提供网络与信息安全预警。

  “现在可以用商用房办户口了吗?”“凡在我盟拥有商品房合法所有权的,均可在实际居住地落户。”这是“平安锡盟”微信公众号“24小时警局”中群众与民警的问答。“24小时警局”的开通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咨询各类公安业务,同时还能进行报警求助和网上办事,让群众体验“指尖上”的公安政务服务。

  从“一次办”到“网上办”,不仅仅是词汇的刷新,更代表了日趋便捷的公安政务服务,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企业群众办理公安业务像网购一样便利。

  尽本职,纾解企业生产经营之“困”

  锡林郭勒公安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精准把握执法力度和温度,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推行跨部门联合执法,坚决避免多头执法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此外,锡林郭勒公安建立警企防范打击经济犯罪长效机制,开通涉企经济犯罪案件“绿色通道”,坚持快处、快侦、快破,依法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建立警银协作长效机制,推行“人证合一”,把控银行卡开卡风险,最大限度防范企业群众受骗;建立安全指导机制,辖区民警定期主动上门,督促企业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并为企业提供安全知识咨询服务;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围绕企业不同需求提供“点单式服务”,送法律、送温暖、送技能,做到企业有需求,公安有响应;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行霸”“业霸”等黑恶势力,创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

  太仆寺旗供热企业近年来因部分用户私拉乱接暖气管线等偷热盗暖行为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为保障群众和供热企业的合法权益,太仆寺旗公安局城镇派出所通过走访劝导,敦促113户私自改装供暖管道的用户将管道恢复原样并主动缴纳供热费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2869元。

  今年以来,全盟公安机关共助企纾困305件,深入企业开展送教活动693次,共侦破以企业为被害方的刑事案件30起,挽回经济损失308万余元,冻结涉案资金2077万元。

  葆本色,解决政策措施落实之“难”

  提升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能力水平,推动各项便民惠企措施落到实处,转变思想观念是根本前提。要实现从“店老板”到“店小二”的身份转变,首先要实现民警辅警思想上破旧立新。

  锡林郭勒公安在大讨论活动中开展了密集性、系统性、广泛性的学习教育,同时启动实施“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抓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贯彻落实,引导民警辅警破除思想观念陈旧僵化之“冰”,开拓创新,力除时弊;破除责任担当推卸软化之“冰”,勇于担责,动真碰硬;破除标准质量应付矮化之“冰”,赶超进位,精益求精;破除服务意识被动淡化之“冰”,换位思考,主动作为。

  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让公安民警辅警既“想干愿干”更“能干会干”,直面正视群众办事遇到的“烦恼”、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掣肘”、公安政务服务存在的“梗阻”,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采取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突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